唐海十场农妇郑淑梅荣登4月“中国好人榜”

据【kldgsc】报道: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李成忠、郑玉来、张丹琦)

  近日,唐山市唐海县十农场六队普通农家妇女郑淑梅,在中央文明办主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荣登4月份“中国好人榜”。

  郑淑梅,从织布厂一名下岗女工,到梅苑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从卖棉线、打草绳,到种植鲜花绿树扮靓曹妃甸;从创业之初的摸爬滚打,到带动乡亲共同致富,她闯出了一番响当当的事业,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1995年下岗之初,郑淑梅在家里搞服装加工。她了解到当地许多农家妇女都有自己织布的习惯,便做起了棉线生意。为了让姐妹们少花钱出好布,她自己订下了两条规矩:一是到她这购买线料,前期加工免费,购买者只需要选准花色,到家里织布即可。二是无偿传授技术,利用自己在织布厂工作的经验,把选料、染色、织布等技巧传授给购买者,让她们接受免费的培训。

  就这样,棉线让她收获了下岗后的第一桶金,从此她懂得一个道理:商机无处不在,重在学会发现。

  2001年,她得知唐钢需要大量草绳,立刻跑去打探消息。在草绳投标会上,她连连举牌“打败”了众多实力雄厚的公司竞标成功,利用家乡廉价而充足的稻草资源,开辟了一条“由草变绳”的高附加值道路。由于价低、质好、诚信,10年来这份业务始终没有旁落他人。

  郑淑梅成了远近闻名的“实干能人”,每年的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她看到很多姐妹致富无门,于是自己投资3万多元购进50台草绳机,无偿租给姐妹们搞草绳加工,每人每月都能拿到近千元的加工费。目前,已发展草绳编织户达50多户,每年上交草绳5万余根,每位从事加工的妇女年增加收入一万元左右。

  邻村的马素敏没有收入,丈夫患病不能干重活儿。郑淑梅将草绳机送到她家里,让她加入加工行列,使这个危机重重的家庭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

  郑淑梅是个闲不住的人。为给家乡的农产品打开一条畅通的销售渠道,她一次次到北京、天津、山东等各大城市、各大超市联系市场。几年来,通过各种关系销售淡水鱼600余吨,销售大米820余吨,创效益2300多万元。2008年,郑淑梅被授予“唐山市十佳农产品经纪人”称号。

  郑淑梅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发现和把握机遇。

  2005年,她心里冒出了为曹妃甸提供绿化的念头。看准就干,承包一块旱地种植映山红、君子兰等二十多个品种。她的眼光很准,两个月后,郑淑梅一脸喜悦赶到曹妃甸,上万盆鲜花全部售出,当年为曹妃甸提供花卉十几万株、绿化苗木万余棵,收入6万元。

  2007年,郑淑梅投资60万元承包120亩旱地,建立“梅苑”苗木及新品种种植场,以发展订单农业新品种、名优特及经济绿化苗木为主,种植了美国甜玉米、日本一号大豆、五彩花生、龙爪槐、龙爪榆等。

  为了让更多的姐妹转观念、强技能,她为农村妇女提供就业岗位,还对她们进行带薪培训。目前,基地安排农村妇女25人就业,与8人结成帮扶对子,每人每月增收1000余元。

  郑淑梅正着手成立专门从事绿化苗木供给的绿化队。“随着基地建设的不断完善和绿化队的成立,将会有更多的姐妹走进基地,走向富裕。”郑淑梅信心百倍地说。

  郑淑梅是十里八村困难姐妹的贴心人,受她帮助过的贫困家庭纷纷过上了宽裕的日子,被乡亲们誉为“好人大姐”。

  李可双的大儿子和儿媳先天智障,郑淑梅把他们当成自家人,每次引进优良树苗,都是第一个给李可双家送去,不收任何费用。

  2009年6月,郑淑梅主动联合19户蔬菜大棚种植户,注册资金3万元,成立了“梅苑蔬菜专业合作社”,并成为这一新兴经济组织的负责人,将分散型农户的小生产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目前,梅苑蔬菜专业合作社拥有入社会员124人,蔬菜种植大棚169座,面积240亩。常年安置农工165人,辐射带动农户72户,年创效益234万元。

  创业无止境,事业无穷期。郑淑梅在勾画崭新致富蓝图的同时,更多地想着今后该为需要帮助的姐妹们做些什么,让姐妹们的生活都更加富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