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劳动日报长篇评论文章,发人深省。以下是小编摘取的精华。1.下大力抓好重大项目建设。曹妃甸目前的“四梁八柱”重要项目:华润二期、东华能源页岩气新材料一期、华电重工二期、三友25万吨化纤等项目要尽快开工建设,中石化千万吨级炼油、首钢二期、大型海水淡化进京等项目要力争年内开工,国泰纸业一期、汉能太阳能光伏组件一期、中粮100万吨精炼糖等项目要确保年内竣工投产。
2.理顺机制问题。要进一步理顺区委、区政府与工业区的关系,明确农场板块管理主体,加快清除影响和制约发展的机制障碍,最大限度的凝聚发展合力、释放发展潜力。
同为沿海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曹妃甸与其他地区相比,资源禀赋相似,区位环境无异。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曹妃甸与这些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除去大连、烟台不论,2014 年,近邻天津滨海新区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000亿元,而曹妃甸只有390.2亿元;如果说天津为直辖市,政策环境、人文环境等不可同日而语,那么,同为一省、同为“后起”的沧州渤海新区,2014年则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85亿元,超过曹妃甸近百亿元。近日又有消息传来,截至目前,沧州渤海新区京津对接合作项目达3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1个,总投资202亿元;而《今晚报》则报道:“4月3日,北京现代第四工厂奠基仪式在河北沧州举行”,这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北京现代首次在京外地区投建的工厂”;4月12日,又有《河北日报》报道:“4月11日,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首批10家入园企业在渤海新区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集中开工建设。同时,北京医药行业协会沧州分会揭牌成立。这是继北汽集团50万辆微车项目签约落地之后,渤海新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取得的又一项丰硕招商成果。按照计划,这些企业将于年底前竣工投产。”曹妃甸面临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但是,京冀《共同打造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框架协议》签署已届一年,曹妃甸有多少项目签约落地?就在业已落地的项目中,开工时日依旧难以期许……
4.曹妃甸的“软”环境问题
早在区划调整之初,曹妃甸区委就谆谆告诫:“合并是趋势,合心是关键,合力是目的”。现在,区划调整已届三年,尽管党委、政府殚精竭虑,但是少数部门和个别干部依旧貌合神离、各行其是:或畏首畏尾、瞻前顾后,或盲目自满、夜郎自大,或眼界狭隘、站位不高,或推诿扯皮、中梗阻滞,更有一些人嫉贤妒能、说三道四,胸怀不宽、欺生排外……人文因素的缺失,构成了曹妃甸软环境不优的症结。这也正是市委关注、曹妃甸区委提出的“理顺体制问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旨在以流水线式审批方式,“一枚公章管审批、一个中心全覆盖”,对投资企业实行全程代办制,确保“一站式办结”;在商事活动中,实行政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项目清单,从而激发创业热情,增强内生动力。2015年5月7日,曹妃甸区行政审批局正式挂牌成立——
从此以后,曹妃甸将用落实的双手,把那些陈旧的、业已成为“定势”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扔进渤海湾的波涛之中!
5.曹妃甸,惟干为要!
在机遇和挑战面前,人人都在实干,但是,实干的结果有时往往是事倍功半,除夸夸其谈者、推诿卸责者外,症结就是没有形成一种“实干”的机制。去年10月,市委根据唐山的实际,在全市唱响了“四个干”的主旋律,并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形成了“四个干”工作推进机制。焦彦龙同志在曹妃甸就“下大力抓好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建设”问题明确要求:要明确重点抓什么、怎么抓、抓到什么程度。因此,曹妃甸必须建立健全“四个干”的机制,既抓谋划,更抓落实——
把各项目标任务一项一项列出来,解决“干什么”的问题;明确责任人和责任部门,解决“谁来干”的问题;研究落实目标任务的工作思路和解决的措施办法,解决“怎么干”的问题;明确完成的时限,以务实的作风把大事要事干成干好,解决“什么时间干成”的问题。
惟有建立起“干”的机制,才能有的放矢、事事求实,在事半功倍中创造曹妃甸的未来。
文章来源自:唐山劳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