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信息港欢迎您 登录 注册 退出

曹妃甸信息港

当前位置: 曹妃甸信息港 > 新闻 > 曹妃甸新闻

曹妃甸建设者们喜爱热闹也能守得住寂寞

时间:2014-10-30人气:作者: 系统管理员

秋意已浓,在京津冀一体化大背景下,被称为“中国最大的单体工地”的曹妃甸工业区异常忙碌,这里正在收获着新的希望与成果。吹沙造地、精卫填海……10余年时间,这个曾经白纸般的小岛已经被绘制出了美丽的图景,而这里的建设者们则在岛上寂寞坚守中创造着传奇,他们用耐心与艰辛绘制着这幅图画上的每一笔、每一划。记者近日走进这个远离唐山市区喧嚣的地方,在这个被誉为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上,一群在外人看来个性、叛逆、张扬与自我的90后,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地方坚守,守着寂寞,守住信念,更坚守着希望。

(图1)

张祝恺:因为热爱不觉得枯燥

每天面朝大海很有感觉

  曹妃甸的风有些大,夹带着些许的潮湿与淡淡的咸味儿。10月9日一早6时30分,在唐山曹妃甸通用码头,21岁的张祝恺迎着朝阳,轻松地踏着狭窄、陡峭的台阶,走上20多米高的门机,进入不足4平米的门机操作室,12个小时里,这张年轻的面庞将面朝大海,开始一天枯燥却需要集中十分注意力的门机操作,通过门机的吊钩或抓斗一次次将二三十吨的货物装上船或卸下船,一遍遍重复着利用操作杆控制吊钩或抓斗的动作。
  出生于1993年6月的张祝恺是唐山古冶人,今年刚刚从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说起话来依然带着学生般稚气的笑容,但聊起自己的工作,却显示着一个年轻人少有的对如此枯燥工作的钟情与热爱。
  今年1月22日,仍在实习阶段的张祝恺成为了唐山曹妃甸港口有限公司通用码头分公司的一名门机司机。张祝恺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大海,也第一次在师傅的带领下,用手紧紧抓着两侧的护栏,一步一抖“爬到”20多米高的门机操作室进行初次体验。
  “当时手心的汗水拌着栏杆上的灰尘和油污,整个手心都黑了。而且登上高高的镂空台阶和平台,真是太紧张了。这是一个脱离地平面,面朝大海作业的特殊职业。但这样的一个工作每日面朝宽阔澎湃的大海,太有感觉了。”张祝恺说,自己的职业生涯在一种紧张且憧憬的感觉中开始了。
  张祝恺告诉记者,第一次登过高高的门机后,他的工作并没有马上接触门机,在适应岗位期间,他先是做了3个多月的库场理货员作为锻炼。“当时是冬天,海边的风很大,也很硬,从来也没有感觉过冬天是如此的冷。”张祝恺说,为了抵御海风,在棉工作服内还要穿上厚棉袄,戴着口罩,脸冻得冰凉,身上却是热汗。随后的近半年时间里,张祝恺在师傅的带领下开始了门机操作学徒期。

工作单调却也不乏小惊喜

  10月10日中午休息间隙,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张祝恺邀请记者一起爬上20多米高的门机,体验“空中驾驶员”这一特殊岗位。
狭窄的旋梯,陡峭的梯子,镂空网格式的台阶和工作平台让费力的攀爬演变成了一种难以控制的眩晕。记者在眩晕中赶快爬进相对封闭的操作室,本来距离大海9.5米远的门机操作室,在悬空状态下,仿佛就悬在海面之上。远方的大海一望无际,狂躁的海风将头发吹得凌乱。居高临下,仿佛巨大的货轮、沉重的集装箱在20多米的高空中都显得越发渺小。
   在不足4平米的操作室里,张祝恺快速地坐在驾驶位置,向记者讲述两个操作杆的功能。“为了避免上厕所这样的事情爬上爬下耽误工作时间,我们上岗前都很少喝水,一般都是利用中午吃饭的时间上个厕所。”张祝恺说,门机司机有两个工作时间,一个是早上6时30分到下午6时30分,一个是下午6时30分到次日早上6时30分,这样的工作时间,让他的工作要么是迎着朝阳上班,披着晚霞下班,要么就是披着晚霞上班,迎着朝阳下班。“每天对朝阳和夕阳迎来送往,面朝大海,很神圣。虽然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动作,但周围的工作环境会随着天气的阴晴冷暖而不时出现小的惊喜。”张祝恺对门机司机的工作充满着难得的热情。
  记者了解到,门机操作室里,夏季最高温度能达到50多度,冬天最低温度能达到零下10多度,但在张祝恺看来,操作室里安装有空调,这些都不再是值得困扰的问题。
  “门机操作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感,所以全天的操作都需要全神贯注,稍不留神,摆臂的一个稍大抖动都可能殃及附近工人的人身安全。”张祝恺说,他清楚记着第一次操作门机抓水渣的时候,那种小心翼翼让他至今难忘,“太紧张了,就怕一个稍大的动作会殃及无辜。”张祝恺说,工作时他都要保持高度紧张、聚精会神的状态,力求精准地操纵手里的操作杆。

热爱跳舞希望成立街舞队

  在张祝恺看来,曹妃甸让他距离梦想更近了一步,每天坐在操作室里操作着吊臂装卸,让他年轻的心总是充斥着满满的成就感。
  张祝恺很坦然地告诉记者,他自己的现实与理想相差无几,因为热爱,他希望就这样一直在高高的门机操作室里,为远道而来的外国货轮们装卸货物。
  90后一代,内心往往充斥着个性和不安分的因素。作为一名典型的90后,张祝恺在外表斯文表象下隐藏着一种年轻人的狂热,他告诉记者,他有一个源于高中时期的特殊爱好,跳街舞,以便调节紧张学习生活,即便高中生活多么紧张,但他的街舞都没有间断。
  但自从工作后,张祝恺暂时将自己街舞爱好隐藏了起来,但热爱街舞的热情却一直在他的内心燃烧。“一是12小时工作后,需要养精蓄锐,二是尚未在身边找到有同样爱好的伙伴。平时大多是游游泳,健健身。”张祝恺说,如果能把公司内热爱街舞的同龄人组织起来就好了,他希望成立一个街舞队,在公司年会时和大家一起一显身手,显示在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的90后一代所特有的激情。
  然而曹妃甸这片年轻的土地毕竟比不得市区的车水马龙,第一需要学会的是耐得住寂寞。刚刚毕业的张祝恺慢慢在平淡中学着去体会岗位的坚守。
  “大年三十、中秋和国庆这些节日,20多年来,我第一次没有陪伴在父母身边。”张祝恺说,由于工作原因,他越来越珍惜平时的休息时间回家看看,在父母身边更应该学会尽孝。

(图2)

姚亚威:平静日子里努力充实自己

第一次看到填海造的陆地很兴奋

  10月10日下午近3时,今年24岁的姚亚威与另一名同事登上一艘停靠于曹妃甸矿石码头3号泊位的25万吨级轮船,并用流利的英语与船员进行交流,这艘轮船来自澳大利亚、328米长,正在卸载铁矿石。在海风中,红色的铁粉时不时扑面而来。
  出生于1990年5月的姚亚威来自河南周口市,2011年从大连海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毕业后,在南京一家船厂7个月的工作时间里,姚亚威备战了公务员考试,2012年8月,他成为了唐山曹妃甸海事处圣岛办事处的一名监督员,也成为圣岛办事处唯一的一名90后。2012年8月9日,姚亚威第一次来到曹妃甸,当车辆穿行于填海造地修建的海中公路时,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奇。“太漂亮了,这个巨大的工程太伟大了。我第一天来的时候是个大晴天,在人工填海造地的大海腹地,看着湛蓝的天空和大海,天海一色,太迷人了。”姚亚威所工作的圣岛办事处如今恰恰处于曹妃甸的深海区,风很大,但提及此,姚亚威依然难掩兴奋和新奇的心情。
  一年后,姚亚威正式成为了一名海事现场监督员,每天都要巡视曹妃甸矿石码头的6个泊位,以及一个30万吨级的原油码头和一个10万吨级的LG码头,需要驱车10公里。
  “我们巡视到港船舶主要是要检查这些船舶在港作业的安全,同时检查这些船舶防止污染的情况,有些时候要上船检查船舶的证书、船员的证书等。曹妃甸的海风很大,海风经常夹杂着红色的铁粉扑面而来,其实这才是最真实的工作状态。”姚亚威说,赶上风大的时候,从现场回到单位,第一想做的事情是洗头。

在寂寞中褪去浮躁更加沉稳

  姚亚威告诉记者,每个月他和同事至少要上船检查20多艘来往的船舶,这些船舶大多是来自澳大利亚以及巴西等国家的船舶,面对这些外国船舶,作为一名海事监督员,持一口流利的英语尤为重要。
  记者采访中看到,姚亚威在与外籍船员的交流中,英语口语流利,且彬彬有礼,不时得到外籍船员友好的微笑和感谢的话语。
  “刚开始上船检查的时候,真张不开嘴,有的时候工作逼的,为了外国人能听懂我的英语,我需要一边比划一边说。”姚亚威说,为了能够尽快摆脱这种尴尬的工作处境,他恶补了很长时间的词汇量,英语口语也越来越流利和从容。在姚亚威看来,这也成为了他工作后一个很大的的收获。
  身材高挑的姚亚威在海风吹拂中显出了男孩少有的干净利落。“作为海事的一名工作人员,经常需要和外籍人员打交道,必须注意自己的形象,因为有时一个个体会影响外籍人对中国的印象。”
  姚亚威说自己是一个性格非常开朗的人,喜欢一些新鲜事物。但曹妃甸这样一个正在建设且远离市区的地方,每到周末身边的同事大多回家了,而由于家比较远,他仍需要呆在单位宿舍里,多少会感到寂寞。
  “以前我很爱玩电脑游戏,现在更多时候是让自己静下来,看一些海事方面的专业书籍。在这里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忍耐寂寞。”姚亚威说,2013年的一次回家探亲,他经过天津市区时,看到人来人往的人群,突然有种超乎寻常的兴奋。也因此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周末剪个头发,他也要跑到唐山市区来。但工作短短一年时间后,姚亚威开始让自己躁动的90后内心平静下来,适应了工作,学会了忍耐。
  作为一名90后,姚亚威说,他的成长顺风顺水,而今在曹妃甸,他也在成长,学会了在问题面前适当隐藏起情绪,学会了在枯燥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因为他一直向往着在自己最年轻的时候学到更多的东西。
  在姚亚威身上,记者没有看到90后特有的张扬与个性,更多的是一种踏实、沉稳与积极向上,也许这恰恰是他胜任这一职业最大的优势。

(作者 闫漪)

标签: 曹妃甸  

flag777888999
flag777888999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