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信息港欢迎您 登录 注册 退出

曹妃甸信息港

当前位置: 曹妃甸信息港 > 新闻 > 曹妃甸新闻

2008年工作谋划系列反馈

时间:2010-04-08人气:作者: 信息员
唐海镇2008年工作谋划
2008年,唐海镇实施“依港兴镇、依路富镇、依园强镇”战略,抢抓机遇,优化结构,努力建设临港经济强镇,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实现“依港兴镇”。一是优化一产,夯基础。强力打造城郊型农业,重点抓好优质、高效、生态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实施“龙企富民”工程,引进组建稻米、畜牧水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逐步形成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二是做强二产,增实力。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工业化推进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重点扶持龙海工业用呢、恒利建筑等企业上项目、扩规模、增实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工业由弱变强。三是振兴三产,强活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以构建曹妃甸工业区生产、生活服务基地为目标,充分发挥中心镇区位优势,服务港口,建市兴贸,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二、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一是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对重点项目的督办力度,确保重点项目及重点工作落实。同时,加强重点项目的谋划、引进和储备,确保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档。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目标,实施项目带动,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开放型的中心小城镇。三是抢抓开发建设机遇,充分发挥中心镇优势,以发展城郊型农业、打造面向曹妃甸现代临港配套产业和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为目标,自觉融入曹妃甸新区开发建设战略布局。
三、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全面提高城镇化水平。以优势产业培育、繁商区建设为重点,发展壮大城镇经济,增强城镇的人口承载能力,制定推进城镇化的政策措施,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有序流动,加快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二是加快“文明生态村”和“村民中心”建设。按照“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精神充实、环境良好”的创建要求,抓实精品文明生态村建设,使全镇文明生态村建设数量达到6个,“村民中心”数量达到8个。三是整体推进社区建设。按照1 5的模式和三个100的标准要求,扎实做好社区工作。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居民自治、配套服务、文化教育、诚信平安和生活环境六大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创文明社区、环境优美社区、平安社区、文体活动示范社区等“五创”活动,逐步建成“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现代化社区。以适应现代化港城发展要求为目标,合理调整社区规模,着力加强四季华庭、文苑花园等新建住宅小区居委会建设,完善对新建小区社会化管理服务,提升社会化服务功能。同时,积极配合推进县城城市建设,确保辖区内平改楼试点工程顺利进行。#p#分页标题#e#
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科学的经营管理体系。一是加强管理队伍建设。继续深化对村队、机关、社区干部责任目标管理工作,加大考核力度,提高工作效率。二是继续完善经营管理体制。完善镇、队两级经营管理责任制和责、权、利明确的经营管理体系,制定行之有效经营管理决策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三是进一步加强农业资源管理。完善农业效益档案管理制度,实施动态管理。四是规范财务收支行为。实行收支预算管理,严把支出程序,加强对项目投资的管理,控制人员经费支出,拓宽收入渠道。
五、注重统筹协调,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一是大力推进科教事业。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继续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节水工业,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二是加快发展文体、卫生事业。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繁荣城乡文化,建设文化强镇。推进村队、社区卫生室建设、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加快文教卫生事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健全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提高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解决群众就医难问题。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抓好社保扩面工作,确保养老金、低保金及时足额发放;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努力使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深入实施“办实事”和“送温暖”工程,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困难。
一农场2008年工作谋划
2008年,一农场将抢抓滨海新城建设机遇,围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和谐农场两大任务,全面加速临城产业对接,推动临城经济发展,努力构建繁荣富庶、现代文明、幸福和谐的临城经济强场。
一、优化种植结构,做优城郊农业,培育滨海新城后勤供应基地。一是探索品种调整新途径,发挥农试场作用,推广试验试种水稻新品种,推动农场农业转型。二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去年机械收割率33%的基础上,加大农机补贴力度,提高水稻生产全程的机械化水平,促进土地经营向大户流转。三是全面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组织实施市级土地整理项目和占补平衡土地整理项目,同时谋划投资412万元省级土地整理项目,着手建设土地整理示范园区。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改善群众农业生产条件。四是推进“稻田养蟹”养殖模式,落实种养面积1.5万亩。积极探索河蟹及绿色水稻定点配送、合同供应等销售渠道,加快特色养殖产业集约化、产业化发展步伐,着力打造新城农副产品供应基地。
二、打造临港临城产业对接平台,做大第二产业,建设周边产业扩散的承接地。一是推动传统工业企业优化升级,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拓展投资领域,壮大企业规模。优化发展环境,推动万盛、宏源等场域企业加快优化升级,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二是加快十一队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对准备建设的服装厂、饵料厂、建材厂等企业进行梳理,加大督导力度,促其早日建成投产。二是推进改制企业闲散地开发进程,全面梳理闲散用地,积极招商引项目。三是谋划西南项目园区新上项目。发挥临城、临路优势,完善青龙河东、造纸厂西非农建设用地的整理规划,建设西南项目园区,提高项目承载能力。四是做好沿路经济区规划开发。发挥滨海新城西外环路纵穿一场南部的区位优势,推进南部万亩水面退出养殖工作,规划建设沿路经济区,瞄准中国化工、江苏悦达、中材集团、正泰集团等国内500强知名企业开展招商引资,引进大项目好项目,实现融入新城借势发展。#p#分页标题#e#
三、以劳务经济为突破口,大力提升第三产业,推进场域经济的长足发展。一是推动传统服务业发展,按照“依城靠路发展三产”的思路,重点发展场内和沿新城西外环路餐饮、运输、商贸、维修等传统服务业,提升三产服务业经营规模和服务水平。二是加快劳动力培训进程,立足路(新城外环路)、城(滨海新城)、区(工业项目园区)等项目区建设,发展第三产业,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技能培训,拓展就业空间。三是实现转移信息与渠道对接,摸清场内富余劳动力资源底数,按照年龄、行业、技术等标准实施动态管理,依托县劳动力市场,充分发挥中介组织作用,实现人力资源供求信息、用工渠道共享,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四、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推进社会事业提档,提高职工群众的幸福指数。一是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多方筹集资金,计划在场内5个生产队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力争到年底,受益群众达到6865人,创建成果人口覆盖率68%,村庄普及率70%。二是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步伐。坚持因地制宜,分步推进的原则,逐步解决村队生活环境差、群众“行路难”、“吃水难”、沼气池建设等民生问题。三是推进临城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大临城、临路小城镇建设,开发利用场部闲置用地,新建开发商住楼,待手续完备后今年实施,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四是推进城乡服务一体化步伐,着力改善办学条件,提升义务教育、成人教育教学水平;加强新型合作医疗工作、社会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保证各类保险金足额发放。健全低保动态管理机制,实施特困户危房救助工程,开展扶贫济困活动,改善弱势群体生活。
三农场2008年工作谋划
2008年,三农场将按照做精做细第一产业,做强做大第二产业,优化提升第三产业,全面推进城镇化进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发展思路,实现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调整资源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做精做细第一产业。水稻种植上,积极稳妥地做好土地发包工作,落实种植面积13753亩,鼓励和引导资源向大户集中流转,为推广农业机械化打下坚实基础。强力实施农业项目,优化种养条件。计划投资 158万元实施农建工程;计划投资30万元,实施稻田开发复垦工程,对350亩与耕地相间的小鱼池进行改造。计划投资100万元,实施2000亩稻田立体种养项目,加强水体综合利用,提高农业产出率。加大四新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科技含量。计划落实2015等水稻新品种种植面积11000亩,新品种覆盖率达到80%以上;发挥农试场作用,加强新品种的实验和推广,为今后水稻种植寻求新的当家品种;推广农业机械化,落实大型农机具补贴政策,引导农工购置新型农机具,今年力保机插面积2000亩,机割面积8000亩。畜牧养殖上,抓好现有畜牧园区的扩容增量,按照省级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标准,进一步完善三队、六队畜牧园区软硬件设施,扩大养殖规模,增强养殖密度。强化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健全村级动物防疫队伍,加强动物疫病的监督监测,确保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密度达到100%。水产养殖上,积极发展节水养殖和名优特新品种养殖,推广虾蛰混养、虾鱼混养、虾豚混养等养殖模式,着力提高单位产出率和产品附加值。探索和推广无公害养殖新模式,加强鱼药市场的监管,提高水产品质量。#p#分页标题#e#
二、深化改革开放,加强招商引资,做大做强第二产业。加强与曹妃甸工业区的产业融合,主动承接曹妃甸产业扩散,实现新兴产业的倔起。一是搞好项目集中区规划,强力打造产业集聚平台。完善沿海路南侧万亩项目园区规划,协调县有关部门搞好水、电、讯、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吸引项目入驻。二是强化项目服务,推进项目建设进程。实行领导干部“包项目”责任机制和“周沟通、月调度”服务机制,重点加大汇源焦化二期、中海船舶油、海联海盈铁路器材等在建项目的服务督建力度,确保按期完工投产。三是培植壮大优势行业和骨干企业,支持场内优势骨干企业,通过技改、转产等手段,筹集资金,上规模、上水平、增实力,带动产业结构的上档升级。重点抓好工业用地的清查整理,对停产、租赁的改制企业,积极帮助业主寻求联姻大企业,督促业主尽早清地兴企。四是加强项目引进力度,重点围绕石油、化工、仓储、物流、制造、加工等产业引项目,力争引进科技含量高、节能环保的大项目。
三、依托区位优势,打造服务品牌,优化提升第三产业。一是加强市场规划。抢抓海港新城建设机遇,积极打造港区后方服务基地,构筑布局合理、功能互补、体系完善的服务业产业集群。二是加强市场管理。不断完善传统服务业组织化程度、管理水平和经营质量。积极引进和培育高端商业、高端服务业,鼓励兴办大型餐饮、大型商贸、大型批发市场。重点针对我场挖掘、装载、托运等机械增多的实际,积极组建土方运输工程联合体,增强整体竞争力,逐步把工程业务作大作强。三是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劳动力转移步伐。按照“定培定转”的原则,以县职教中心为载体,大力实施劳动力转移“阳光培训工程”。同时,与各大企业签订劳动力供需协议,实现定向培训,定向转移;加强劳动力信息网络平台建设,积极组建职介服务机构和农场劳动力转移信息库,实现培训单位、中介服务组织和农村劳动力的有效对接,为农民就业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
四、以建设临港重镇为目标,提升城镇品位,推动城镇建设再上新台阶。一是加快规划修编,完成场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制定创建总体方案和年度创建计划,编制城镇交通专项规划和重点功能区控制性详规,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实效性。二是全面启动繁商区建设,以沿海路、昌海路、昌盛街、昌兴街为重点,加快道路两侧商用地的整合开发。充分利用沿海路以南、佳枫钢构项目以北18.38亩闲置用地,开发餐饮娱乐产业。利用昌海路以东,唐山新华工贸有限公司以南12亩区域,计划投资3800万元开发商主楼面积2.3万平米。三是全面启动商住楼建设。在抓好投资8800万元的5万平米商住楼开发和原一队稻场40亩商用地开发的同时,重点对昌盛东街北侧30亩坑塘地进行整合开发,计划建设小平米商住楼面积3.8万平方米。四是着力实施安居工程。对场部、村队居民区闲置用地、废弃地进行登记造册,按照县有关政策,积极稳妥地开展宅基地审批发放工作,切实解决职工群众住房难问题。#p#分页标题#e#
五、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关注民本民生,围绕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计划投资1461.8万元,强力实施“六大幸福工程”。一是昌海路更新改造工程。坚持油地共建原则,与冀东油田共同投资1000万元,对昌海路实施路基硬化、路面更新工程。同时,实施道路两侧美化亮化工程及排水系统更新工程。栽植行道树,安装高标准路灯,并将高压线全部转入地下。二是自来水网改造工程。计划投资46.8万元,对部分村队实施自来水水网改造,实现24小时供水,解决群众吃水难问题。三是场部东区文明生态村创建工程,计划投资160万元,以“三化”建设为重点,对场部昌海路以东、昌盛街以南,昌兴街以北大体120亩区域进行综合治理,全力改善居民区人居环境和交通状况。四是昌兴商贸街开发工程。计划投资120万元,对昌兴东街北侧闲置用地进行整合,用于繁商街开发建设。彻底整治该段区域环境,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五是村民中心续建工程。计划投资105万元,对二、五、六队村民活动中心进行续建。完善文化休闲等辅助设施,为群众学习娱乐创造良好环境。六是五队村村通工程。计划投资30万元,对昌海路西至五队村庄以北道路进行全面改造,彻底解决该队群众行路难问题。此外,继续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五保户集中供养等社保体系建设,让广大职工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四农场2008年工作谋划
2008年,四农场坚持以区位、资源优势为依托,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人口聚集为目标,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新型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加速提升场域经济实力,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积极构建文明、和谐、繁荣的临港经济强场。
一、依托交通、区位优势,按照一个城镇3个市场的战略构想,着力打造临港商贸城。一是在场部商贸住宅区构建商品批发、信息流通、创意设计等综合型商贸市场;二是建设高档次农贸市场一座,高标准设计,高标准建设,丰富农工群众及外来人口的“菜篮子”;三是积极谋划与港城相对接的大型现代化专业商品物资流通集散地市场。以市场建设为服务平台,汇集人流、物流、信息流,支持曹妃甸工业区发展,服务县城及周边,拉动场域经济快速增长。
二、着力建设东部现代农业生态园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一是依托2000亩平原水库资源,实施2亿元曹妃甸都市农业生态园项目,并辐射周边丰富的农业种植资源,发展现代农业,使生态农业、旅游农业、订单农业成为农场经济发展的又一增长点。二是着力实施农业现代化,增强农业竞争力,提高农业效益。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作业,出台鼓励政策,引进先进的育秧技术,完成水稻机插秧面积1500亩以上。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形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鼓励水稻种植大户规模经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使耕地向种田能手和专业大户集中,逐步实现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积极鼓励桔杆还田、生态养殖、立体种养等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发展有机生态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促进农工增收。#p#分页标题#e#
三、科学规划西部实施万亩经济园区建设,推进新兴产业发展。一是依托场西万亩坑塘资源和借助唐曹高速出口优势,整合优势资源,融入县城经济发展,积极谋划实施占地1万亩的场西经济园区,加强同曹妃甸工业区上下游产业链上的各个经济实体的合作开发,发展相关配套产业,提升招商引资、集聚产业资源的能力,形成规模效应和对接水平。重点发展精品钢材、先进制造、精细化工、现代服务、高新技等产业链。二是加强项目建设,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新型产业。重点抓好唐山宝丰仓储加工项目、场部中心区商住商贸开发项目的督导和后续工作,确保年内达产达效。同时,改造高耗能工业企业,提高科技含量。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商贸流通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型产业,提升三产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实现工业反哺农业,一产、二产向三产转型。
四、统筹城乡发展,实施十大民心工程,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一是实施投资1580万元的国家级万亩土地整理项目,把全场万亩农田建成“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标准化” 高产稳产的现代农业园。二是实施基本村队有线闭路电视“村村通”工程,丰富农工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三是实施全场文明生态村创建提升工程,在完成所有村队创建的基础上,进行村队绿化、亮化、美化,完善基础设施,高标准文明生态村创建100%。四是实施村村24小时供水工程,7月底场内所有村队实现居民生活24小时供水。五是实施场部天然气入户、集体供暖和村队沼气池建设工程,降低生活费用,改善生活环境。六是实施场部南区街道硬化、场北路拓宽及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全面改善场部居民生活环境。七是农工再就业技能培训工程,利用成人学校、村民活动中心、农场报告厅等文化教育阵地,分门别类组织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农工劳动素质,增强多元化再就业能力。全年计划培训劳动力3000人次,培训就业率达到100%。八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认真组织“文化三下乡”活动,各村队每月开展1次科普活动,全年组织电影播放不少于100场次,大型歌舞5场次,丰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九是实施关心帮扶弱势群体为特困户送温暖工程,建立扶贫帮困机制、帮带脱贫致富机制,健全民生资金投入机制和帮困扶贫基金社会救助机制,使群众共享农场社会建设成果。十是实施教育助学工程,在落实好国家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的同时,农场出资免除中小学生书本费。
五农场2008年工作谋划
2008年,五农场将大力优化第一产业,做强壮大第二产业,加速第三产业发展,提升城镇建设水平,建设临港经济社会强场。#p#分页标题#e#
一、以加快临港经济强场建设为目标,优化农业结构,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一是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在农试场建立示范基地,进行品种试验,各生产队进行样板试验种植,培树农场当家品种;引导群众改变种粮观念,树立优质、高效、符合绿色和服务港区基地消费的理念,加强对农业药品的管理,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档案,不断扩大无公害生产基地的规模,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二是组织土地合理流转,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认真组织好新一轮土地发包工作,鼓励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效益田发包向承包大户倾斜,划大片,包大户,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开展科技下乡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活动,增强农工就业和创业能力,拓宽农民就业途径,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三是推广农业机械化作业,降低生产成本。实行以农试场为先导,解决育秧关键环节,推广机插秧,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同时推广生物肥使用技术和稻草还田技术,提高地力,发展绿色农业、循环农业。
二、以加快临港经济强场建设为目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构建工业主体框架。一是积极谋划符合上级要求和农场实际的大项目,配合县临港产业配套加工区建设,在农场南部打造万亩临港配套加工业园区,积极引进与曹妃甸港区相配套的低耗能、低污染、高效益的机械、建材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优先发展大型机械加工、装备制造、冶金配套和精细化工为主的高精尖产业;二是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加强项目引进。树立“亲商、安商、扶商”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超前规划好工业园区;三是搞好已上项目服务工作,促其尽快达产见效。以良好的发展态势吸引投资商,以优质的服务留住投资商,以完善的法律保护投资商。目前,农场筑石、旭日钢构等大项目生产已形成规模化生产。
三、以加快临港经济强场建设为目标,加强城镇化建设,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按照即将出台的农场小城镇规划,采取措施加速小城镇建设步伐。一是提升场部中心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对水、电、路、通讯和居民区环境进行整治,硬化街道,健全卫生清洁队伍和管理机制,使之宜居宜商,具备城市化的综合服务功能。计划投资100万元硬化场部部分街道和巷道,在拓宽场部主街的基础上,进行绿化、美化;二是对场部环境卫生进行整治,改造地排水系统,彻底解决雨季场部排水不畅的问题。三是谋划实施房地产开发。加强对辰大宾馆和商住楼项目的跑办工作,加强协调督导,力争年内开工。
四、以加快临港经济强场建设为目标,加速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实行文明生态村创建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加快加大创建力度,两年内全场村队全部达到县以上文明生态村的标准。今年完成八队文明生态村和三队文明生态示范村创建。同时继续搞好代表五农场七队临港第一村创建后续工作,迎接曹妃甸科学发展论坛的召开。投资修建群众文体活动场所,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p#分页标题#e#
七农场2008年工作谋划
标签:

flag777888999
flag777888999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