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艘水下考古船驶入曹妃甸 探宝清代古沉船

据【系统管理员】报道:

 

(唐山台记者宋建军)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我国目前水下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保存最完整的清代铜皮木船的水下考古工作今天上午在河北唐山启动,我国第一艘专业水下考古船首航已经抵达了唐山曹妃甸海域,为期一个月的东坑坨古代沉船水下考古工作全面展开。

  在2012年的时候,根据渔民提供的线索,文物部门就在唐山沿海进行了走访调查,在去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同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对东坑坨的沉船遗址进行了重点调查,应用多波束还有浅地层剖面,以及侧扫声呐等海洋物探的技术,并结合人工潜水摸探发现了水下是沉船是2处,分别编号是东坑坨1号和2号沉船,获取了一批精确的水下疑点声呐图象和数据资料,沉船的附近也是发现了大量的木质的船板,船板是铆钉衔接,另外有包船的铜皮和大面积的铁板。根据初步的整理研究,基本可以确认东坑坨1号沉船是一艘清代晚期的铜皮的夹板船。

  这一次的东坑坨的沉船的考古工作将通过中国第一艘专业的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船来完成,这一次主要是以了解船体的结构为主,来摸清船体的外围轮廓、舱底结构还有剖析船货的装载情况来研判沉船的性质和价值,为各种保护的预言提供支撑。考古队员将使用水位装备进行潜水摸探,来布设基线进入水下一层的观察情况。通过绘图、摄影仪器在不破坏遗址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来了解遗址的分布情况,内涵还有性质,这一次东坑坨沉船的水下考古最大的困难就是海况不太好,水急流大,每天的人工水下摸探只有两次机会,根据潮汐的变化来完成,这个时间上是比较短。另一方面,这个沉船沉积的附着物达到了半米。据河北文物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对这一次专业的考古并不会造成很大影响,最大的问题还是海况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