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姑娘》与刘胜权,以及一个草根青年的艺术情结 《唐山姑娘》,腾讯视频上传后四天点击量突破60万,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期。或者也许他根本也没这么预期过,他给北京的一个朋友打电话,试探性地问了一句,你说……60万是什么概念?朋友回,拿原创音乐作品来说,在腾讯里边这样的传播速度其实不多的,举个例子吧,比方……周杰伦。 那天下午,我们约好了地点,采访了《唐山姑娘》的原创作者——刘胜权。我们先就在网络上看见过他的喜剧小品,印象中他该是一个幽默、特别闹的80后。而见面之后,感觉反差巨大,他内敛、沉实,说话有条不紊,从从容容,举止端庄。 他说起他的一段成长经历,不禁让我们想起了阿杜,那个新加坡的曾做个搬砖工的歌星。一从学校毕业后,他没钻入象牙塔,而是爬上了高空成了一名泥瓦匠。因了对音乐的一种冲动,一种梦想,他从几十米高空的脚手架爬下来,并非恐高。他说,梦想是维持人持久亢奋的一种方式。那年刚及二十岁,他换了身干净衣服,背了一个很大的包裹以及裤兜里塞了50元碎钱,踏上了“北漂”旅程。那时的他的确没有任何欲望,只有纯粹的干净的音乐梦想。为了节省,那个沉重的包裹里装着很多塑料瓶,瓶子里灌了自家的饮用水。 “其实,很难”,他说,感觉自己看那时的自己像看一个电影片段。北京那样的地方五十元钱会几天就花光的,其后的日子是有两天内吃了一个烧饼。那块烧饼,口感甚好。唐山车站,他立在站台上曾遥望过伟大的北京所在方位,首都在远处闪闪发光,那里还有一个很不错的音乐导师等着他。后来,终于碰到了一个音乐教授,那个教授不仅给了他一段时期的生活费,而且开始给他免费辅导。 以上某些细节,普通得像某个电影片段。提及他回家的原因,他诚恳地说,“北京这个地方,应该是有本事的人去闯,而不是没本事的准备闯一身本事。”他想了想,补充道,不过,我好像没存心成功过,那时候总之只是想做一点事情,使自己不至于那么空洞。
再后来,“音乐”这个东西就像瘾一样困扰且迷惑着他。回家后,他招呼周边县区同样心怀音乐梦想的人,物以类聚了一把,像模像样地组建了一个乐队,那帮子人在他家里免费吃、住,一起玩儿音乐,有点儿底层,很安静,也很快乐。现在,那个乐队仍旧存在,参加过不少大大小小的商演,虽然没有形成更大的阵势,但也不错。音乐是他们抒情的最好方式,而且,顺便分泌一些郁积已久的肾上腺素,减轻快节奏生活带来的压力。 他从北京回来后的某年,他举办了一次个人义演,募集万元的演出费,悉数捐给了家乡一个患白血病的南开学子,也参加过大大小小的别的义演,而他的那些音乐朋友总是帮忙,总是招之即来。剩下的日子一直到现在,虽不惊天动地,但从从容容,很真实,很快乐。《唐山姑娘》他不大注重点击率这个东西,在意的是通过点击率显示出来的一些指标,简单来说就是,现在这个东西既然有很多人看,肯定是有看头的。他更想用一个简单的哲学思辨来描述《唐山姑娘》的缘起:没有动力,就没有压力,他真的很想为家乡、为自己的喜好做点事情的情绪由来已久了。 2012年,他结识了北京音乐圈子一个小有名气的音乐创作人(曾给王宝强、许还幻等人写过歌曲),也是家乡中人,倾诉过他的想法,做一次有内质的原创音乐。再后来,他想到了唐山姑娘这个题材,因为他正好因为音乐结实了一个漂亮姑娘。朋友微信中给了他一个小样儿,他说再换换试试,朋友想了想又换了一种风格,他说,还好。这是《唐山姑娘》的肇始,然后一年,然后四分钟的mv,一年时间的横线下面是四分钟的除数,可体察其中意味。 有时候,身边的朋友不理解,家人不理解,但是他从没怀疑过自己。整个MV的费用花费五万,数字可观。当时,创作上的繁琐事使他全身投入,着了魔,家人对这么大的一笔钱也开始不理解,按照他们的价值观,他们不理解五万大元的去处能否换回一个什么样庞大的触摸得到的实体。 2015年5月13日网上发布,迄今几天的时间点击率过60万,他不知道自己成功了没有。但感觉他应该小有斩获了,因为成功的含义因个体差异而言的,或者仅仅关乎心灵。 直到这个明亮的采访下午,他才对自己几天来的感觉有了一个描述重点,他觉得音乐更好玩,可以更用心地玩了。他总结着他的创作过程,用了一句很大众的话,任何人的成功都是以前的点滴积累,量变也许质变。他说一年中,他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无私帮助,尤其是生活在本地的几位民间艺人,他们很多生活在一些小乡村,比如乐亭大鼓传承人贾长福,比如评剧名家孙秀艳。搞艺术的人都惺惺相惜,很是感谢那些人的无偿帮助,无私鼓励,他很知足,也很感动,也给自己增添了一份勇气,一份耐心。 现在,他有一个囫囵想法,拍一部《唐山姑娘》的电影,做为对原创mv的延伸或补充。他感觉也许电影更有力度,更能容易形成一个形象的“唐山姑娘”概念,也更能把唐山传统文化传播出去,唐山文化这么丰富、博大,省内乃至全国都屈指可数的。但电影这个东西更宏大,更难操作,更难把握,比如说技术、资金等等亟待解决掉的问题。 谈起家乡,唐山因为地震骨子里都有一种重新来过的无畏,以及无所谓,少有宿命感,不瞻前顾后,不拈轻怕重,所以,唐山人总是给外人看来既聪明又活跃。而且,唐山的文化积淀不是拿在纸面上给人看的,而是真真正正有那么多东西,甚至有的东西都还没来得及拿出来。 说起传统文化他侃侃而谈,约略创作的周周折折他早已对传统文化感受良多,熟稔于心。《唐山姑娘》其实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很少地方文化元素,做得泯然众人。而第二个版本才是公诸于众的,加了评剧、皮影、乐亭大鼓、秧歌、三弦、赵丽蓉等系列地方元素,统统录入,而且没有丝毫违和感。假如我把这个唐山姑娘做成纯流行音乐比如说唱,比如摇滚,或者改良过的纯粹戏曲音乐,或者其它形式,我们根本干不过其他同类,而且缺少第二版本里的一种那么点儿布道精神、民间元素,既很文化,又很严肃,这也是我们很自信的地方。 “其实,传统文化和流行文化只是相对时代而言,它们是辩证的,可以相互借力,不存在新旧,更不存在优劣。你比如说,我们五十年前的东西,已经很老掉牙了,但那时的人们一定认为新潮,当代的流行,五十年后又成了传统。而且,我的感觉是,现在人们常说接地气,接地气现在这个词很有指导意义,只有接地气才能获得人们的认可,跑到天上去吹拉弹唱,你给几个仙女儿看是顶无聊的,我们只能做给地面上的芸芸众生看。而且,实践证明,我们身边的普通人都不排斥传统文化,而是排斥重复,重复以前的过了时过了气的东西。”他原话大致这么说。 采访结束,出门,外面是夏天,花草成长得那么茂盛,茂盛得一片狼藉,我们期待着下一次采访,时间或长或短,或者明年此刻,与他在同一地点,在他人生更大格局的时刻会面。记者 李庆军编辑 王育民曹妃甸报官微原创出品欢迎微友分享公号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曹妃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