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采用公民科学素质测试题库,使用国际通行的测算方法,测算出每位受访者的科学素质得分,超过70分者算作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通过加权测算得出目标群体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值,因此具备科学素质是对公民的较高要求。
为提升我省全民科学素质,促进协同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结合我省实际,河北制定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个人认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坚持不懈,长期努力才会初显成效的事情,而且不仅仅是成年人,在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方面,更是要成体系,重宣传,聚合力。
所谓成体系,一个是要打造多个平台,利用多品牌效应打出组合拳,比如社区科技主题日、机器人进校园系列讲座等,一个是多种举措,不拘一格,厂矿、乡村、城市广场都可以成为宣传科学素质的前沿阵地,科技文化展活动也是吸引人们关注的重要内容。而打造全新的体系提升全民科学素质,高校也是绕不过去的一环,聚集一代代精英的大学校园中,不仅能够直接提升科学素质,更能够以点带面,把科学的火种撒向四面八方,所以成体系,必然要以重点高校为核心。
那么重宣传更不必多说,没有宣传,再大的提升力度也只能事倍功半,酒香也怕巷子深,尤其是当下社会,海量信息,谁抓不住宣传重点,谁就会淹没在全民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而宣传科学素质,互联网+是重中之重,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才会事半功倍!“科普宣传,重在通过宣传,实现惠民智、育民智。”科普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让公众拥抱“智慧生活”,科普惠民,科普惠农。
此外加强合力,多渠道提升才是王道,科普体系需要创新,重点人群也必不可少,开学习班、研修班,举行知识讲座、科普展览都是常规办法,怎样另辟蹊径,值得我们深思,而智慧城市的建设更是伴随智能化生活,逐渐从梦想照进现实,不久的将来,就不是我们发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而是群众为适应时代需要,主动去提升自身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