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历史影像中的现代港口

据【年轮】报道:

       8月24日,我们联合采访团从天津来到了唐山的曹妃甸新区。“曹妃甸”是个富有诗意的称呼。在我们停留的渤海国际会议中心的大厅内,数米高的曹妃像向我们这些外国记者展示着这一地区的历史渊源。原来,曹妃曾帮助过唐王李世民的东征大军,协助军士治疗疫病并给他们当向导。在后来的数百年间,建造在这里的曹妃庙接受着人们世世代代的膜拜。即便在今天,我仍然在她的塑像前看到了膜拜者点燃的供香。我还了解到,不但曹妃和李世民有关系,就连“唐山”这一城市名称也是唐太宗下旨御赐的。在东征途中,唐军曾驻扎在今天唐山市区中的大城山。大军过后,这座山便成了国姓山。

  唐朝的都城是西安。如果说李世民的东征让唐山和中国西部地区建立了最直接的联系,那么,依靠自己的区位优势,唐山现今和中国西部的联系就更加紧密了。让这种关系变得更加紧密的就是曹妃甸了。

  下午我们参观了曹妃甸25万吨级矿石码头的实际作业情况。所谓的“25万吨级”,就是说这个深水码头可以接纳载重量达到25万吨的轮船。而根据实际经验,即便是30万吨的轮船也能顺利停靠。悬挂着各色国旗的轮船将从其他国家进口的铁矿石运到这里,在附近的冶金加工区,这些矿石被锻造成钢材,并成为规划中的新型建筑的栋梁。

  无论天津的滨海新区,还是河北的唐山,这两座城市都是中国政府打造环渤海经济圈战略中的重点环节。在整个战略中,这两个城市的发展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而且都将对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起到促进和带动作用,因为天津和唐山的港口可以成为西部城市重要的出海口。

  在曹妃甸感受历史和现代,我感觉到了历史的穿越,当然更感觉到了历史的进步。早在1919年,孙中山先生就曾提出将曹妃甸建设成“不封冻之深水大港”。在今天,这位先行者的愿望在现代中国人的手中终于化为现实。这是伟大的历史进步!(文/俄罗斯塔斯社记者 阿列克谢 编译/王德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