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植铺就增收路
“幸亏今年村里帮咱选了新品种,棵壮穗大,抗病性还强,照这种长势,一亩地打1600斤没问题,又能比去年多赚4000多元了。”村民孙昌基望着自家田地里沉甸甸的稻穗,喜不自禁地道出了自己的“小九九”。
小戟门村始终坚持把农业生产摆在村队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工增收为目标,从水稻单产效益、整体效益、品牌效益入手,加快了水稻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先后引进2015、10优18、津源47等抗病高产新品种5个,并且千方百计搜集资料,将新品种使用方法的影像资料刻录成“电子说明书”光盘60多张,随种子免费分发到各种田户的手中,使新品种推广种植面积达到95%以上,逐步实现了当地水稻品种的优化升级。同时,大力实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资30多万元用于清淤、打井、引电以及修建闸涵等,提高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为农业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
经济服务站轻松把钱赚
在小戟门村经济服务站负责人孙自强随身的日记本里,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这样的内容:“上午7点,去孙玉舫家查视牧草”、“10点,帮李久路家送玉米控释肥50斤”、“下午4点,到李自生家给辣椒追肥(磷酸二氢钾0.2%—0.4%)”……
今年以来,小戟门村将服务经济发展做为促进农工增收、推进科学发展的突破口,结合村情实际,通过科学布局和大胆调整,逐渐形成了“南粮、中菜、北果”的农业发展新格局。按照发展规划,这村利用当地肥沃的河流冲积土质,建起了特色蔬菜种植基地120亩,引进彩椒、紫茄、苦瓜等耐盐碱蔬菜16种,发展优质林果20亩,示范推广玉米控释肥技术420亩,并积极探索立体种养新模式,在2亩冬枣林放养了1500只柴鸡,果园边沟养草鱼3000尾,当年获益8000多元。这村还积极发挥电教中心、职工夜校等教育阵地作用,采取内引外联等措施,先后组织新农民培训25场,参训1800人次,先后四次组织粮农、菜农到乐亭、宁河等地参观考察,全面提高农工素质。随着科学种田意识的不断增强,科技能人很快成了抢手的“香饽饽”。针对这一情况,村里专门成立了“经济服务站”,组成专业服务队伍,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地传经验、教技术,为种田户解决各种农业生产难题200多项,提供产品供需信息80多条,引进致富项目9项,带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