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李保国精神,我们河北人不含糊!

据【张晶】报道:

李保国同志是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他30多年扎根太行山区,立志做太行新愚公,矢志把最好的科研论文写在太行山上,探索出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山区脱贫新模式。他创新了太行山板栗、苹果、核桃栽培等技术体系,培育出“富岗”苹果、“绿岭”核桃等多个全国知名品牌,实现山区农民增收28.5亿元,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需要李保国这样的人,我们也要做这样的人——一名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工作的人!这样的人当下社会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如果每个人都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更好的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服务大家,造福你我。为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那么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简直指日可待!理想是丰满的,道路是漫长的,前途是光明的!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就一定能够成功!

我深深为生活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代而感到幸福,有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李保国教授的重要批示,我更加深深体会到,在党的领导下,立足岗位,创造性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得到历练。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同时,能为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奉献自己的光和热是一件多么光荣而伟大,平凡又光辉的事情!

2016年4月10日凌晨4时,58岁的李保国教授因心脏病突发,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得知李保国同志逝世的消息,第一时间作出批示,对其不幸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亲人表示亲切慰问,要求在全省开展向李保国同志学习的活动。

我们必须学习李保国精神!燕赵大地,多慷慨之士!一个李保国倒下去了,千千万万个李保国还在世间努力前行,把农民变成专家,是李保国的心愿。可要达成这个心愿,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更不是动动嘴皮子的事。“把我变成农民”,正是李保国“这辈子最过瘾的事”之一。我们学习李保国精神,学什么?首要的是他身上那种始终对党忠诚、忠于使命,心系群众、勇于担当,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千方百计办好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的精神。更要学习李保国技术扶贫、精准脱贫的务实作风!还要学习他艰苦奋斗、愚公移山的拼搏精神!除此之外,他身上那种事不避难、勇于担当,知难而进、顽强拼搏,把各项工作不断向前推进的劲头,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更是我们学习的目标!

时刻以善为本,寻找行善之地。很难吗?很难!简单吗?简单!不管怎样,我们先去做人,再去做事,河北人,不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