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好干部——李体轩

据【系统管理员】报道:

用微笑解开群众心中的结

——记我区省级优秀人民调解员李体轩
    (王蓉辉柳士伟)“有事儿找老轩”,这是曹妃甸区十一农场群众口中爱说的一句话,这话一说出,就代表了一份希望、一份信任。一声“老轩”的称呼里,饱含了群众对这位有着22年党龄的省级优秀人民调解员的信任与感激。
       “老轩”本名叫李体轩,是曹妃甸区十一农场规划办主任、支重办主任兼拆迁办主任,在农场基层岗位上干了30多年。居委会、信访、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司法、规划、拆迁……他负责的全是群众最容易产生纠纷的领域,可他总能有办法解疙瘩、顺心气儿,处处替大伙排忧解难。
调解纠纷,老轩变身“微笑天使”
       12月5日上午,记者在滨海公路扩建十一农场路段的工地上见到了李体轩。这里一片施工的繁忙景象,一辆辆重型卡车和抓斗车、压路车往来穿梭。在十一农场入口处,记者注意到,一条刚挖开、准备埋地下管道的深沟将对面的一家小农机修理铺隔离了,老轩正跳下深沟,又费力地攀上另一侧沟壁。修理铺的女主人走出来迎着老轩,开口便大声说:“国家修路我们能不让修吗?可我们的生意实在是没法做了。”只见老轩站在沟沿,笑着和女主人说着什么,一会儿女主人的脸上露出舒心的笑容。
       老轩再攀着沟壁来到记者面前,告诉我们,自从公路施工以来,这家人的情绪一直挺大的,毕竟收入来源受到了影响。然而滨海公路扩建工程刻不容缓,老轩一趟趟跑,做店主的工作,给他们讲政策,讲未来发展前景,告诉他们,将来路修好,像他家这样的小铺子紧临大道,生意一定会更兴隆。另一方面,他从当事人的难处着想,积极与施工单位、交通局联系,给他家争取下一笔合理的赔偿款。今天,老轩就是来通知他们这个好消息的。
       告别这家小农机修理铺,老轩又要赶去统计因扩建而要砍伐的树木。老轩说:“这些树种在旧道边,现在要砍了,得给村民补偿,但各家门前的树有多有少,在砍之前都必须一户户统计清楚了。”今天,农场、筑路公司、区交通局三方代表一起,挨家挨户地统计。这时,后面赶来一位老人,喊住老轩说:“是今儿个要登记树吗?别把我家落下了。”老轩笑了:“放心吧,不会少了您老的。”
       在采访中,记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老轩爽朗的笑声和朴实的笑脸。当记者打趣说老轩就是十一农场的“微笑天使”时,老轩哈哈一笑,然后认真地说:“我是个急脾气,但调解工作不能乱发脾气。”
       在十一农场乡亲们心中,老轩为人豁达耿直,办事公正干练,“有难事找老轩”,成为乡亲们的共识,他们信任这位终年奔走在农场田间地头的基层干部。老轩感动于乡亲们的信任,他笑说:“来上访的哪个都是带着气来的,这时我就是他们的撒气筒。他们火气冲天,就要来个软着陆,想办法让他们转到解决问题的正道上来。”
面对面,背对背,老轩工作两件“宝”
       老轩为自己的调解工作总结了两大“法宝”:面对面、背对背。找到产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让他们面对面交流沟通,老轩作为第三方在其中调解,大家把疙瘩摆在明面上来说,一般的纠纷多半就能化解;然而遇到特别突出的矛盾,纠纷双方情绪已经失控,甚至尖锐对立,这时就不能面对面,而是要背对背,老轩单独与双方见面,对他们进行冷处理,先把各自的情绪稳定住,再耐心讲道理、讲法律、讲亲情,促使双方回心转意,理智地进行沟通,从而使矛盾得以解决。
       老轩说,农村工作千头万绪,乡邻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亲情、人情、个人甚至几辈人的恩怨都交织在一起,还有的村民封建迷信思想严重,这些都是引起纠纷的重要因素。
       尤其是建房,最易引起纠纷,原因主要集中在两家边界划分,在建房屋高出邻家了,房子盖得位置朝前了,都能让多年的老邻居之间发生“战争”。如果处理不及时,弄不好连人命都闹出来。今年1至6月份,十一农场因宅基地起的纠纷就有15起。老轩几乎总是天刚亮就从家里出发,一家一家地精确测量面积,规划边界,一面劝说当事双方,掏心窝儿地给他们做工作。
       采访老轩时,他抓空儿还去了趟因建房闹纠纷的一户村民家进行回访。
       记者随他走进一户小院,迎面崭新的三间平房十分显眼。女主人告诉记者,今年春天,她家想把老房拆了原址重建,结果就因定边界和邻居起了纠纷,邻居把她家请来的施工队都赶跑了,房子建不了,两家天天吵个不休,没办法找来老轩。老轩在旁边插话说:“我白天要忙工作,便利用早上和晚上到两家调解,一连跑了四五趟,最后两家达成协议,各自退让一步。这不,房子盖起来。”
一颗公心,一杆准秤,群众心中的“党员模范星”
       多年来,老轩急匆匆的脚步踏遍了十一农场的每一个村队,调解纠纷数百次,其中很多次化解了激烈冲突。
       当前,农场的工作重点是村庄拆迁、支油支重和滨海公路扩建工程,每一项都与乡亲们的切身利益相关,更关系着农场的和谐稳定大局。在调解工作中,老轩总是设身处地地为纠纷双方着想,换位思考他们的需求,哪些要求是合理的,哪些要求是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做到心中有数。他说实际工作中该讲亲情、民情的一定要考虑周全,但是该一清二楚的就要毫不含糊,绝不能偏听偏信,要时刻保持着一颗公心、一杆准秤。
       老轩说,干调解十几年了,他基本上就是在情与法的纠缠中寻找解决矛盾办法。“我是本乡本土人,不能不讲情,但有时就需要你去‘伤人’。比如划边界,咱们测量好了,你不能说这么划那么划,在里面和稀泥绝对不行。”
       在张唐铁路和滨海公路施工过程中,不时有因施工影响自家生产生活而到工地上阻挠工程的事发生,老轩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调解劝说。为此,老轩经常要挨乡亲们的“臭骂”,但他始终和风细雨,听取群众代表和施工方的意见,积极筹划合情合理的调解方案。老轩说,我是党员,工作就是为群众解决问题,群众不找你找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