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七农场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纪实

据【系统管理员】报道:

\
 曹妃甸国际会所

  在静谧的双龙河畔,一座绿树环绕的魅力小镇正在崛起,这就是河北省唐山市唐海县七农场。七农场作为首届曹妃甸论坛会址和曹妃甸湿地公园所在地,交通便利,土地资源丰富,是省级鸟类保护区和中国河蟹之乡发源地。

  近年来,七农场紧紧抓住曹妃甸新区建设、港口开发和唐海县跨越式发展的有利契机,按照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农业资源向大户能手集中,劳动力向二、三产业集中的发展思路,结合村庄集约整合和生态旅游家园、农村宅基地集约开发利用等市级科学发展模式试验示范工作,以促发展、惠民生为统揽,以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为“双引擎”,积极寻求科学发展路径,发挥了党建助推科学发展的强大作用。如今,七农场的各项事业蒸蒸日上,成为省、市、县展示城乡统筹发展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

  抓机遇,精心打造城乡等值化发展新典范。七农场党委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托毗邻曹妃甸港口和湿地公园的独特区位优势,率先承担了唐山市村庄集约整合科学发展模式试验示范任务,将原有12个散落村庄的594户居民集中搬迁至滨海一村(场部)。在日常工作中,七农场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采取党员干部定区域、定目标、定责任、定时限、定奖惩等措施,筑起了一个个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同时,七农场还通过设置党员先锋岗和责任区,落实党员“五带头”承诺制度,顺利完成了村庄搬迁任务。“五带头”即党员带头宣传搬迁政策,带头做好亲朋好友和身边群众的工作,带头签订搬迁协议,带头组织拆迁,带头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七农场以打造唐山市南部沿海高端社区为目标,开工建设了总投资1.95亿元、总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的新民居建设示范工程,让群众住上了集中供水、供气、供暖,安装了有线电视、宽带的新楼房。同时,七农场还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推进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沿街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如今,滨海一村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新民居建设优秀示范村和唐山市十大最美乡村。

  促转型,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党建新模式。为满足城乡等值化发展的新要求,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七农场党委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基层党建新模式,结合新型社区建设的实际情况,加快村支部职能由生产管理向社区服务转变。落实村领导班子目标责任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健全便民、治安、医疗、文化、服务等机构。借鉴先进社区的管理经验,按照打造社区事务中心、服务中心、教育培训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的定位,投入资金270万元对村活动场所进行了高标准建设,建成集养老保险服务、社会救助、纠纷调解、信访代理、计生服务、法律咨询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和设施齐备、功能完善的党员活动阵地,探索出党员为民服务的工作模式。在提供村级服务的同时,七农场还定期组织机关科室人员入村提供服务,既方便了群众,又提高了办事效率,群众的大部分服务需求都能得到满足。一年多来,七农场共提供各类服务700多次,受益群众达6500多人,初步形成了农村社区化管理新格局。

  调结构,培植经济发展新支点。七农场党委坚持把推动发展、促进增收作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第一要务。他们充分利用渤海国际会议中心、金熊国际生态运动休闲中心、曹妃湖商务休闲港、大中华国际集团水都总部等大批重点生态旅游项目落户当地的契机,本着借力发展、融合对接的原则,加快调整单一的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商贸餐饮、交通物流、机械维修、芦苇工艺品加工、农家乐旅游等第三产业。同时,七农场还通过宣传引导和政策支持,加快了土地经营权的流转。目前,已有1128 名群众自愿放弃土地种植,将土地交由农业公司集中管理,流转土地2292.4亩。此举不仅加快了农业机械化、现代化进程,还为更多的农业富余劳动力脱离农业领域创造了条件。目前,七农场通过自主创业进入服务产业的从业人员已达200余人,极大地增加了群众的收入。特别是以垂钓之乐、乡野菜肴为经营特色的农家乐旅游经济,吸引了一大批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石家庄、保定和曹妃甸等地的固定消费群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惠民生,谱写幸福家园建设新篇章。七农场党委把群众得实惠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根本目的,千方百计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了更好地发挥党员先锋的模范带头作用,七农场党委积极创新活动载体,开展了党员服务承诺、亮牌示岗、民情面对面等多项主题实践活动,对党员进行“五星级”评定,进一步激发了党员干部创先争优的热情。同时,激励党员干部结合岗位,主动认岗、定责,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实践中创先争优。为了突破创业资金不足的瓶颈,七农场采用农场注入、党员捐助的方式,设立了30万元的党员创业互助基金,免费向困难党员和群众发放无息创业贷款,并通过支部帮扶、与致富党员结对子,加强资金监管,使资金良性循环,扩大了受益党员和群众的覆盖面。以党性教育+技能培育+远程教育为载体,加大对党员和群众新品种养殖、新农机应用等实用技术和电工、电气焊、挖掘机驾驶等实用技能的培训力度,增强其致富能力。同时开展了劳务输出党员帮带工作,使500余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长期就业,年人均可增收1.8万元。另外,七农场还通过改造自来水管网、扩建幼儿园和实施场镇居民养老保险提标、农村合作医疗提标、社会救助、出行畅通等一系列民心工程,使社会保障体系得到完善,缩小了城乡差距,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