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 产业升级居首要

据【系统管理员】报道:

 

宽阔平整的新建道路上,运输车辆往来穿梭;正在紧张施工的重大项目鳞次栉比;已经开工的工厂里,生产场面热火朝天……当记者在8月中旬沿着渤海湾,先后抵达沧州渤海新区、唐山曹妃甸港和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时,一路看到的都是一派热闹景象。

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后,眼下河北省提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就在不到一个月前的7月31日,在北京市河北省工作座谈会上,两地签订了关于京冀合作的七项协议。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在座谈会上表示,未来河北省将在加快重大项目落地、组建经济示范区、深化重点产业合作、服务北京在冀企业方面加强与北京的合作。
一切才刚刚开始。
曹妃甸的“样板房”

记者了解到,在这七项协议里,《共同打造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框架协议》位列首位。
而这与曹妃甸的地理条件密切相关。在曹妃甸港口有限公司原总经理王钟敏眼中,这里是最适合建设港口的“天然钻石级港址”。同时,这里还有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浅滩和荒地,未来不愁建设用地。

在《共同打造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框架协议》中,京冀两地将在曹妃甸共同建设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曹妃甸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大型石化产业基地,并共同推进港口建设和功能完善,把曹妃甸打造成首都战略功能区和协同发展示范区。

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面积有100公里,未来将被打造成北京产业转移承载区。“我们绝不是什么企业都要,而是着眼于引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高端制造业。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坚决拒绝。”唐山市委宣传部部长于山告诉记者。最好的例子,是首钢搬迁建设的京唐联合钢铁公司。搬来曹妃甸后,首钢从原来的低端钢材升级到现在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端精品板材,彻底实现了产业升级,整个企业也在今年5月扭亏为盈,目前二期项目已经启动。截至目前,从北京搬迁到曹妃甸的央企和北京企业已经达到了19家,总投资1446亿元。
渤海湾的发展梦

相对于万众瞩目的曹妃甸,同样位于渤海湾一线的沧州渤海新区和唐山海港新区,对于自身在这一轮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角色,同样有着明确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