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耀,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社科院工业布局与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
京津冀一体化现在是重大国家战略。最近几年,很多地方都上升为国家战略,但是都没用到“重大”这个词儿,现在国家已经把京津冀一体化上升到了“重大国家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讲了,京津冀一体化“是探索跨行政区协同发展体制机制的需要;是探索和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发展提供示范的需要;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口和环境相互协调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这就是京津冀一体化的四大重点意义。
在我国的主体功能区划分中,东部很多地方都是优化开发区,在优化开发区中选择示范点,现在第一个选择就是京津冀。京津冀一体化对于三地、特别是对于河北来说,是一次很难得的发展机遇。
要在京津冀一体化中抢抓机遇,首先还是要找准定位、明确方向。针对唐山而言,在这一轮的京津冀一体化机遇中,首先还是需要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我们都知道,曹妃甸经过最近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个人曾在2006年的时候到曹妃甸做过一些调研,当时在这个地方还是非常荒芜,经过最近十年的建设,现在看到的曹妃甸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未来十年,借助京津冀一体化机遇,我们相信曹妃甸肯定会发生更大的变化。
河北的保定、廊坊、唐山一带,应该说在京津冀地区是仅次于京津、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然而对比环绕经济的河北地区来讲,曹妃甸应该会是未来增长潜力最大、后劲最强的地区。曹妃甸已经集聚了十年的能力,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也有了一些产业基础,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将曹妃甸打造成首都经济圈的支点,是完全有条件的。
我认为,唐山应该成为京津冀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在早年间,我们一直有京津唐的提法,直到今天大家也没有忘记这个概念。京津唐地区在改革开放之前就是我国的经济重镇。最近这些年来,京津唐的概念才逐渐淡化了。如果在这一轮的京津冀一体化当中,京津唐的概念被京津保或者其它提法所取代,那么对于唐山来说将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因此,我觉得应该通过加快建设曹妃甸,让京津唐的概念能够继续树立起来。
具体而言,我认为在推进京津冀一体化的过程中,曹妃甸应该做好三个层次的协同互动问题。
第一是与北京的协同互动问题。当前应该抓住首都功能疏解的机遇,争取成为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承载地。最近,国家发改委正在讨论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问题。我个人认为,曹妃甸是个工业区,又是迄今而至首都产业外迁最大的承载地——因为首钢迁到曹妃甸其实已经打响了首都功能疏解的第一炮,那么曹妃甸作为一个临海的地方,未来如果能够缩短与北京的通勤时间的话,应该是有条件成为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的。
第二是与天津的协同互动问题。曹妃甸与天津毗邻而居,发展模式基本相同,都是依托港口,发展大进大出的产业,带动城市和地区的发展。但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背景下,曹妃甸与天津尤其是滨海新区,更多的应该是加强合作,而不是只考虑“一亩三分地”各自发展。现在,最大的契机就是自贸区,我们看到一个方案,就是曹妃甸与滨海新区联合来搞京津冀自贸区,我认为这是最有意义的,可以作为一个最重要的抓手。建议在自贸区的问题上,曹妃甸要与天津配合,只有联合申报,才能得到最好效果。
第三是与唐山的协同互动问题。曹妃甸离开唐山老城区,也是不好发展的,怎样协同与互动,才能达到再造一个新唐山的目标,这是很重要的问题。可能通过增量的增加,还有就是老城区与曹妃甸的平衡,通过产业方面的一些合作,包括转移、搬迁唐山的一些产业,包括重塑与唐山的交通体系,才能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