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曹妃甸区柳赞镇二村家中,80岁的李长赞和83岁的张玉兰坐在家中,桌上摆放着鱼和虾。李长赞当了一辈子渔民,七个子女中有三人没有离开当地,继续从事渔业生产工作。老人说以前米面粮食少,“多吃鱼少吃饭啊!”是每逢过节家庭聚餐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燕赵都市网冀东版摄影记者 陈洁/摄
柳赞镇,位于中国河北渤海之滨,东邻大清河盐场,西傍溯河,南临渤海,北与曹妃甸区九农场接壤,是一个十分有传统特色的北方鱼米之乡。总人口1.3万,其中渔业人口1.27万。因其沿岸河流纵横,海水资源丰富,滩涂地域平缓,滩质肥沃,是特别适宜鱼、虾、蟹、贝的生长繁殖之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淳朴勤劳,世代靠打渔为生。
燕赵都市网冀东版摄影记者 陈洁/摄
河北省曹妃甸区柳赞镇溯河码头,52岁的李性元和54岁的妻子李秀梅(李长赞的三女儿)站在一条大船前。李性元18岁接替父亲在秦皇岛海洋渔业总公司工作出海打渔,1992年企业改制、2007年下岗之后,李回到家中承包虾池养虾至今。养虾的收入是家中主要的经济来源。出海的危险和养虾的艰辛,让夫妻二人不再希望儿女从事渔业工作。
2012年7月,国务院批复成立唐山市曹妃甸区,柳赞镇正式划入曹妃甸区。随着以大码头、大钢铁、大化工、大电能现代工业革命的到来。曹妃甸的炉火燃起一个新的时代的同时,也逐渐打破了柳赞镇这个小渔乡的寂静。环境的改变,更加快了新生沿海一代的年轻人离开了他们的“渔乡”奔向城市的脚步。
燕赵都市网冀东版摄影记者 陈洁/摄
河北唐山一汽车4S店展厅内,26岁的李志萍(李性元之女)坐在一辆奢侈品牌汽车前。大学艺术设计毕业,她不愿再回到沿海老家工作,意外应聘到这家4S店从事文职工作,已经工作了近三年。
经过三代人的努力,像李志萍、李静、李万鹏等80后、90后们已经或是正在试图脱离几百年的沿海地区的渔民生活。面对城市化建设、工业化进程,这些年轻人在上一代人的支持下,更勇敢的迎接着崭新的生活,追求着自己的梦想。
燕赵都市网冀东版摄影记者 陈洁/摄
河北唐山汽车东站,20岁的李志剑(李性元之子)坐在行李箱上。今年夏天,李志剑高考考入保定一所大学,三个月的时间已经让他适应了大学生活。对于外面的世界他还是充满了好奇心。父母期望李志剑毕业之后回到他们身边,不再养虾,而是在曹妃甸找一份稳定工作。
燕赵都市网冀东版摄影记者 陈洁/摄
河北曹妃甸区柳赞镇虾塘,51岁的李性贵(李长赞的二儿子)和52岁孟桂芸坐在承包的140亩虾塘旁。 李从小跟随父亲出海打渔,1987年开始,他是柳赞首批尝试养虾的渔民。李性贵为人勤快,有技术,近三十年的养虾经历,让他成为当地有名的"有挣不赔"养虾能手。每年4月份撒苗儿10月份收获;百亩虾池需要三四十万的高风险投入;一家人吃住在虾塘旁,这些养虾的艰辛,让李性贵夫妻二人不希望儿女从事养虾行业。
燕赵都市网冀东版摄影记者 陈洁/摄
河北唐山一家三甲级医院,26岁的李静(李性贵之女)在重症监护室门前。身为护士的她已工作了三年。河北石家庄卫校毕业之后,李静如愿的来到了距沿海老家不足百公里远的市区医院工作。虽然经常需要倒班熬夜,但李静还是很珍惜自己的这份工作。
燕赵都市网冀东版摄影记者 陈洁/摄
河北唐山一大学自习室内,22岁的李海超(李性贵之子)正在复习功课准备迎接考试。为节省开支,每年暑假他都会充当一名“小工”,和父母一同吃住在虾塘旁,他深知父母的辛苦和养殖的风险。所以他一直在努力的学习,并希望毕业之后,能够留在市区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不再回家养虾。
燕赵都市网冀东版摄影记者 陈洁/摄
河北曹妃甸新区柳赞镇一家冷冻厂内,48岁的李学新和47岁的李秀云(李长赞的小女儿)站在操作间内。李2003年在同村人手中收购冷冻厂,在经过多年的连续扩建和日常养护,累计投资近百万元。现冷冻厂能存储海鲜200吨。每年的8至10月份收虾,繁忙时需雇佣三四十人打散工。年景好时,冷冻厂可以带来二三十万的收入。收虾时个把月没日没夜连续繁忙,野生海产品逐年减少,以及大量加工存货无销路。这让李秀云夫妇不希望孩子再做"渔民",而是找到一份压力和风险稍小的称心体面工作。
燕赵都市网冀东版摄影记者 陈洁/摄
河北曹妃甸工业区一家钢铁厂,24岁的李万鹏(李秀云的长子)坐在厂房前。体育专业的他毕业之后,曾做过健身教练,最终还是争得父母同意在这家500强企业做了一名业务员。 刚刚入职不到一个月的他,对自身的工作还有些生疏。随着曹妃甸的开发建设,周边沿海一代更多像李万鹏一样的年轻人离开了世代靠打渔为生的老家,来到了工厂。
燕赵都市网冀东版摄影记者 陈洁/摄
河北省海港中学高二教室内,18岁的李万猛(李秀云的二子)坐在教室内。近期学习成绩忽高忽下,让父母很是担心,为此父亲还和他发了一次火。学理科的他对于明年的高考还没有过多考虑。他说,现在每天应该做的就是专心致志的好好学习。